联系我们:0551-62809808 校长信箱:hfjzxfjb@163.com
登录 校内资源 九中官方公众号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生成长 > 心理家园

狡猾的自我妨碍

发布时间:2018-09-20 17:05 来源:政教处 浏览:
【字体大小:

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自我妨碍”,就是如果我们面对一件困难的事情,不管这件事情它是否真的困难,就只要是我们害怕的一个事情,或者我们害怕自己成功不了,必然会失败的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不敢或者不愿意面对内心的那种可能要体验的羞愧、无能、懊恼的感受。于是呢,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去寻找甚至制造各种各样的,可以解释自己失败的外部原因。比如说我那天刚好拉肚子,或者我这段时间作业/工作特别多,有不得不参加的活动,所以使得我这件事情没有时间准备,所以我失败了。因为只有当我们自己进行了所谓的自我妨碍之后,我们才能在失败的时候,特别理直气壮的说,并不是因为我不好,并不是因为我胆小,也并不是我能力不足。这不怪我,只是因为所有的这些外部的原因,才导致我的失败。这样会让人更好接受。但实际上,如果你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实际上所有外部的原因都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在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我们以各种方式来“确保”考试当天我们没有一个好的状态,考试之前我们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等等等等。这是因为我们害怕失败带来的指向我们自己的负面情绪。

自我妨碍在平时的学习中也会经常出现,就学生而言,学习、考试就是日常的问题情境,肯定希望在这些情境中取得成功,更希望拥有获得成功后的快乐体验。不论你承不承认,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消极情绪体验,有时我们的确会采取降低或放弃努力的行为,是一种动机策略。比如,在问题情境来临前的拖延行为、睡眠不足、其它活动过多或考试前不复习等,它们的实质是尽可能地将失败原因外在化。

所以自我妨碍就像是给自己“找借口”,这种听起来不负责任的不好的行为,为什么几乎每个人都会发生呢?

因为自我妨碍,它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当害怕在未来的评价情境中失败时,采取自我妨碍策略既可能导致不好的学习成绩,也可能产生双赢的结果:如果我失败了,不是因为我不努力,而是因为别的;而如果我成功了则意味着我是一个能力卓越的人,竟然这样都能成功。从这种角度来看,学业自我妨碍是学生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而对自己行为作出的一种调节

说了这么多,有没有让你想起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感受?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有些问题情境比较容易处置,并不具有挑战性;也有一些问题情境比较复杂或具有挑战性,需要我们付出较大的努力,而且能不能成功还不能确定。后一种情境对我们来说,其实就是冒险情境”。祝你勇敢,当你面对有困难的或者恐惧的事情时,有勇气,去面对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