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551-62809808 校长信箱:hfjzxfjb@163.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了解九中 > 史品九中

倡导主题式的听课和评课

发布时间:2018-11-29 12:38 作者:本站 浏览:
【字体大小:

倡导主题式的听课和评课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纲要》指引下,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听课评课,以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陈燎原校长《课程改革100条》第86条指出:“评价教学过程,应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指导,以评价课堂教学为重点。”一年多来,我校实施中心听课组听课评课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学期一个月,听了4节课,并撰写评课笔记(见http://sujm1949.blog.sohu.com/)。这4节课是高三数学、高二地理、高二语文和高一化学,在这

    里同校务委员及教学骨干交流。

    一、主题式的听课和评课

        (一)传统型的听课评课。听课评课,按展示范围的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公开教学和日常教学。公开教学须经计划组织,在一定的范围内举行,并组织评价;日常教学,一般是科组随堂课的评价。

        1.随堂教学评价。这是最基本的最平实的教学交流活动。这种课重在学习交流,没有竞赛的刀光剑影,可以带着原生态的设计呈现于同行的面前,也是执教者最不具压力和负担的课型。一堂课下来,直接面对,或同仁一起,挖掘精华,张扬亮点,毫无保留提出修改意见,的确是一种贯穿始终的交流方式。但这种随堂教学评价,比较随意,而且有时是只听不评。

        2.公开教学评价。对于听课者,根据课程参考标准,通过公开教学师生活动的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来评判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评课过程中,各抒己见,甚至针锋相对,对公开教学执教者或听课者,都是有益的。他们从交流中发现“金子”,也从交流中找出问题。晋江市校际公开教学课,是这类课型的典型代表。但这种也有其弊端,那就是上课,你上你的,我听我的;评课,你评你的,我评我的,话题没有统一,难以深入,影响了评课质量。

        (二)主题式的听课评课。传统型的随堂评课,或公开教学评课,在日浸月渐中,人们发现,这样听课评课,话题很难集中,讨论滞留表面,影响了教学评价的效果。实施课程改革后,引进校本研究这一重要理念和方法,人们开始反思:如何把评课与校本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师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校本研究的特征是校本性、专题性、计划性和实践性。校本研究的介入,给听课评课注入生机活力,开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主题式听课评课有三个亮点。第一,赋予听课评课主题。一堂课,可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方方面面,涉及广泛,我们对其一个专题,作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从表象到本质,从个例到一般,探求教学一般规律。我校近两年来,不管是校级公开教学课,还是市级校际公开课或开放周公开课,其主题是:倡导问题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第二,提出改进教学意见。由于主题式听课评课,研究专题方向明确,有时间、有条件深入研究问题,因而能在原课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法。第三,撰写评课心得笔记。听课评课主题方向明确,在评价主题框架下,把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读到的,所问到的,收集、整理,就是一则评课笔记。

        评课笔记《听课研课:S老师关于河流综合开发的教学》写的是,听课后与授课者交流的心得,文中说:“从教学过程看,学生还是比较认真听教师授课,具有一定思维,取得一定效果。但从课程改革角度看,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来教授这一课,时间同样是20分钟。把这一课内容划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问题;二是师生共同回答问题;三是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 第一阶段:学生自读课文和思考问题。这阶段时间大约8分钟。指导学生做两件事,在课文中划出阅读提纲和关键词句,思考课文中三个问题,并撰写回答扼要提纲(字词表示)。这样做,完全把活动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与课文内容照面,思考问题,养成阅读习惯。”

        但是,我们也看到,我校开展的主题式听课评课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原因可能很多,但我们不能回避,就像华东师大刘莉莉教授所说的那样,要多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问题才能解决,工作才能进步,事业才能发展。

    二、教学评价10条参考标准

        2007年12月13日,我校召开中心听课组会议。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和学校教学实际,这次会议提出教学评价参考标准。

        1.组织教学,充分有序。课堂准备充分,包括教学资料和用品等;教学秩序井然,学生精神饱满。

        2.教学目标,合理明确。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生动发展。

        3.讲授知识,条理清楚。语言清晰,板书工整;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内容优化,结构合理,指导学生建立知识系统。

        4.问题教学,善于探究。倡导问题教学,科学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创造力,形成综合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5.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敢于回答,认真读书作业。

        6.师生互动,交流沟通。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让学生参与质疑、析疑和解疑活动。

        7.学习实践,重在体验。留出一定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回答或动笔练习。

        8.学法指导,提升能力。在知识传授、问题教学和学生实践过程中,指导学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9.教学资源,拓展视野。有效利用课本资源,积极开展和应用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

        10、教学手段,促进转变。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师生教与学内容和方法的转变,提高教学质效。

        这里“参考标准”的意思是,评价一节课,实际上是难以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因为课堂教学活动不是产品,是师生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条件等因素的合成。另者,评价一堂课,要如此全面进行衡量,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更多的是就其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这10条,尽管是“参考标准”,但可以作为听课评课的主题选择。

    三、主题式听课评课的应用

        主题式听课评课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评价,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改变传统型听课评课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做法,给校本研究创设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一)  听课评课的主题选择 

        1.选择相同主题。就主题选择而言,教师可以选择同一主题听课评课。这种活动往往是某一个科研机构、学校或科组举行的公开教学研究课,或是科组一个阶段确立的研究专题,要求听课者围绕专题听课评课,提高评价质效。最近一两年,晋江市进修学校主持的校际公开教学课,也要求必须明确的评价主题,正是主题式听课评课的一种发展趋势。

        在这个学期听课评课4节课,其中高一化学和高二语文是关于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其中高二语文是一堂关于对联的作业讲评。在《听课研课:Z老师关于学生对联作业的讲评》说:“但用课程改革的理念来评析和研究这半节课,觉得有许多地方可以改进,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探究问题的范围有待于扩大,程度可以加深,可以提出几个很有情景特色的问题:例如,‘望落霞之感慨’与‘见秋水之浩淼’句式有什么不同?在学过的文言文里,有哪几句与‘望落霞之感慨’的句式特点相同?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是复习文言句式中的定语后置。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其他句子的句式问题,从而得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词语当是:广袤、苍茫、辽阔。复习曾经学过的课文,温故而知新。”

        2选择不同主题。就主题选择而言,教师可以选择不同主题听课评课。这种活动常常是科组教师的随堂听课评课。选择不同主题的原则是听课者评价的需要,或专题研究,或汲取长处,或指导辅助,或交流探讨。有了明确主题,课后与授课者交流,中心突出,内容集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

        这学期初听课评课中,有一节是高三数学,这节课可研究的问题很多,把重点落在师生如何共同构建知识系统,只是一种选择。《听课研课:C老师关于高三函数综合考试讲评》一文中说:“讲评考试,要注重学生知识的系统的构建,这就是能力。课堂讲评上,没有按题序先后,而是重新组合成4个板块,这就为重建知识系统奠定基础。这里有几个不同层面:教师自己讲题,就题讲题,不再现知识系统;教师讲题,再现知识系统;教师讲题,指导学生再现知识系统;教师指导学生讲题,并再现知识系统。这4个层面呈递深关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当然,这里并非强调教师讲评只能采用最后一种方法,但脑子里要有一个理念: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有效途径。”

        (二)听课评课的校本研究

        1.校本研究的活动基础。校本研究的重点是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如果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研究,那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研究;如果开展主题式听课评课,那就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提供一个共同研究、相互学习的生态性活动空间。

        2.校本研究的专题行动。校本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一个学校、一个科组、一个教师,在一个阶段务必提出课堂教学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推进课堂教学研究的进程。这里有一个误区,忽视课堂教学校本研究的计划、目标和过程,只满足于听课节数的总量,这是校本研究不成熟的表现。一个教师,如果确立科学的课堂教学校本研究的目标,开展主题式听课评课,那么他撰写的校本研究文章,则内容丰富,受益非浅;否则,交流研究成果时,可能是临阵磨枪,上网去干张贴拼凑的事了。

        3.教育科研的发展方向。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教育科研兴校是课程改革发展必然。2006年11月教代会通过的《晋江一中五年发展规划》指出:“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围绕学校总课题《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和谐教育的研究》,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和谐发展。”而这个总课题的研究,基础仍然是课堂教学。倡导主题式听课评课,有利于我校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师生共同研究的对象,教学本身是师生互动研究的过程,在这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是一门研究艺术。倡导主题式听课评课,能让我们的教师去创造和享受这教育园地中的艺术芬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