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上午,合肥九中首届“春种节”活动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励耕园”揭牌仪式在新站校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春耘新绿·劳育未来”为主题,通过仪式教育、实践体验和责任认领,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助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校领导、师生代表及特邀专家共同见证了这一充满生机与教育意义的时刻。
弘扬劳动精神,播撒育人种子
上午9:30,活动在政教处主任马亚亮的主持下拉开帷幕。他详细介绍了“励耕园”建设的初衷与规划,强调劳动教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责任感及自然认知的重要作用。随后,德育副校长汪玉慧在致辞中表示:“劳动是青春的必修课,希望同学们在泥土与汗水中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让劳动精神成为人生底色。”
揭牌授牌明责任,庄严宣誓践初心
仪式的高潮环节,校长张永剑、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种植专家杨青山教授、副校长范玮、副校长汪玉慧共同为“励耕园”和“安徽中医药大学药材种植指导基地”揭牌,标志着校园劳动实践教育正式启航。校领导为高二年级各班颁发“责任田标识牌”,建立班级承包责任制,将劳动教育纳入常态化管理。
学生代表高二(23)班李泽宇庄严宣读《劳动承诺书》:“以春种为起点,让劳动成为青春的必修课。不轻视泥土的芬芳,不畏惧汗水的重量,在翻土、播种中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铿锵誓言展现了九中学子以劳动锻造品格、用实践探索真知的决心。之后,杨青山教授结合专业知识,现场分享春种技巧与农耕文化,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田间理论课”。
躬耕实践悟真知,共育劳动教育特色品牌
在种植实践环节,各班学生在杨教授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分组协作,翻土、播种、浇水,亲手种下班级责任田的指定作物。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亲手劳作后才真正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励耕园”不仅是劳动基地,更是五育融合的实践课堂。合肥九中将以“励耕园”为平台,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各班将定期提交植物生长日志,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它们的变化与成长。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出“最佳责任田”,表彰在劳动实践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同学。同时,秋季时学校还将举办丰收节,共同分享劳动的成果和喜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合肥九中通过创新劳动教育形式,让青春在泥土中扎根,让成长在耕耘中拔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励耕园”将成为合肥九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见证着同学们的成长与收获。
来源:政教处
图片:涂玲慧、程红利、徐梦琨
撰稿人、一审:徐梦琨
二审:马亚亮
三审:汪玉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