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 顾闻博老师寄语:
因为乐观,所以豁达。
因为深耕,所以无悔。
因为笃行,所以优秀。
日积跬步,以致千里。忆寒坚毅果敢,勤奋踏实。三年前她选择了九中,也选择了她精彩的高中生活。四牌楼的岁月平静而美好,三年高中的时光刻骨而铭心。她性格活泼,情感细腻,身边的人和物在她眼中都是美好而温暖的,她自己就是她笔下那个卓越而有趣的九中人。忆寒是九中耀眼的一颗星,祝福忆寒在未来的路途中继续闪耀!
念起在合肥九中的日子,其实也就如同无数个平常日子,朴素地一天天铺展开。我常坐在课桌前,执一支普通的笔,在书页上默默刻划。笔尖在纸页上摩挲出沙沙的声响,像极了航船驶过水面的声音。日复一日,循着铃声的节奏翻开书页,执笔落下,任墨痕在纸间深浅蜿蜒——这便是我的全部叙事,平淡得如同窗外年复一年飘落的银杏叶。然而,在我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去更广阔的世界看看。
感谢九中,当年还身处市中心的校园,让这份对“远方”的想象有了真实的依托。当习题的密林令人困顿,步出校门,瞬间便融入老城流动的脉搏。穿行于梧桐掩映的街巷,在环城公园的长椅上静坐,看车水马龙,听市声喧嚣。这短暂的“出走”,是平凡学业里珍贵的透气孔。它让我在烟火人间的真实图景中短暂抽离,又奇妙地拉近了“远方”的概念——世界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它就生动地铺展在眼前,触手可及,又引人遐思。每一次这样的散心归来,仿佛都为心中那颗渴望远方的种子增加了一丝现实感。
在努力通往远方的路上,挫折和困难也一直伴随着我。我天生情绪敏感,泪失禁体质,状态容易起伏不定,这直接影响了我的学习。成绩波动特别大,同一门课,这次能考全班第一,下次可能就掉到后面去了。考试对我来说尤其艰难,常常会特别紧张,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有时连平时会做的题都突然想不起来怎么做了。这种情绪上的波动和考试时的紧张,确实曾经是我学习路上很大的阻碍。幸而,九中的老师们,以其特有的亲切与负责,为我这迷茫的航行者点亮了温暖的灯塔。他们敏锐地察觉我的低落,一句温和的提醒,“别急,按自己的节奏来”,一次课后的耐心解答,或是在批改得密密麻麻的试卷旁,那行“思路清晰,计算再细心些”的鼓励……这些细微的关怀,如同静水深流,润物无声。他们以渊博的学识为帆,以无言的负责为桨,默默守护着我们这些平凡学子。伴随着这份师恩的暖意,我重新埋首书卷,为梦想奋斗。
后来,当中国海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翩然而至,当我第一次站在青岛的海滨,望见无垠的碧波连接天际,那一刻,我深切地懂得,九中,正是我平凡航程的起点和心灵永恒的港湾。本科的时光,如同在蔚蓝的航道中探索,让我初识世界的辽阔。而研究生阶段,我溯江而上,来到山城的重庆大学,在重大缙云湖畔、佛手山麓的雾霭与灯火中,继续追寻知识的深度与人生的高度。从青岛的海风到重庆的云雾,大学乃至研究生的岁月,不仅赋予我学识的锚点,更推开了通往世界的门扉。在大学时光中,我也去过不同的国家,真切触摸到多元文明的璀璨。
那无数个按部就班的日子,那书桌上堆积如山的习题,那市中心街巷给予的片刻喘息与视野拓展,那恩师们如灯塔般不倦的指引与守护……这一切,一直在无声无息间支持着我。我像一颗带着九中印记的种子,在那片虽处闹市却自有静气的土壤里,汲取着平凡的养分,默默生长;然后,当风扬起,便带着母校赋予的沉静力量,自信地飘向远方,去印证那个深藏心底的朴素愿望——去看看,这世界。
撰稿、一审:丁忆寒(2021届毕业生本科中国海洋大学,后考入重庆大学研究生,班主任顾闻博)
二审:王睿
三审:汪玉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