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烈日炎炎,合肥九中杨武之班学子在班主任带领下踏入合肥工业大学实验室大门,开启了一场以“弘扬杨武之精神,践行科学梦想”为灵魂的暑期实验研学之旅。在这里,生物实验室唐教授以其严谨而耐心的指导,为这群即将步入高二的年轻探索者推开了现代生命科学的神秘大门。
在唐教授细致的讲解与示范中,精密仪器不再是冰冷的钢铁,化身为探索生命密码的钥匙。同学们首先直面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挑战——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微量移液器的精准操作中,触摸基因复制的精妙法则。随后,他们亲手在培养皿上绘制线条,接种下色彩鲜艳的沙雷氏杆菌,用科学与艺术交融的笔触,观察微生物在不同“画布”上呈现的奇妙形态变化。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更如一场生命的魔法,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处理外植体,见证植物细胞在无菌环境中焕发新生、最终培育出娇嫩组培苗的全过程。每一次严谨的操作,都是对杨武之先生求真务实科学精神的无声致敬。
“原来课本上的图是这样‘画’出来的!”一位同学凝视着自己培养皿上沙雷氏菌形成的独特“图案”,难掩兴奋。汗珠悄然滑落实验服,却无人抱怨。移液枪的反复操作让指尖微酸,无菌台前久站的双腿开始僵硬,但专注的目光始终锁定在每一个细微的步骤上。科学探索之路的艰辛,在此刻有了最真切的注脚。
班主任王莹莹老师表示:“杨武之先生的精神核心,正是这种不畏艰难、执着求真的科学态度。这次研学,就是希望同学们在顶尖高校的实验室里,亲身体验何为‘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科研日常。”唐教授也高度评价了同学们的专注与求知欲,认为这正是未来科学家的宝贵雏形。
当研学活动落下帷幕,学子们带走的远不止几项实验技能。工大实验室的灯光下,他们以汗水为墨,在培养皿上绘出科学的浪漫图景,更在心灵深处镌刻下探索的印记。杨武之先生的精神火炬,已通过这次浸润着汗水的实践,点燃了新一代青年心中对科学高峰的永恒向往——未来属于这些在精密仪器前屏息凝神、于科学之路初试锋芒的年轻身影。
在杨武之精神的薪火照耀下,合肥九中正以坚实的步伐,书写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答卷——因为这里播种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改变世界的希望。
撰稿人、一审:王莹莹
二审:周毅
三审:汪玉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