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硝烟散尽,录取的喜悦沉淀。当“安徽大学”四个字清晰地映入眼帘,心中奔涌的,除了对未来的憧憬,更有一种深沉而炽热的回望——回望那承载了三年汗水与梦想的九中校园,回望那些在书山学海中为我们点亮明灯、铺就阶梯的可敬师长。是您们,以知识为阶,以仁爱为光,指引我“踏书山长阶”,助我“望学海星辰”;更是您们,身体力行,让“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精神,不再是古籍中的箴言,而成为烙印在我心魂深处、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一、书山长阶,步步印痕:师恩如阶,助我登攀
回望九中的三年,恰似一场攀登书山的艰苦跋涉。这山,高耸入云,布满荆棘。幸而,每一步,都有恩师坚实的臂膀与温暖的指引。
犹记语文刘老师,课堂上的幽默风趣,在欢乐的气氛中,让同学们的语文成绩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在书声朗朗中,让大家领略古代文学独有的魅力,将高三的学习生活变得鲜活生动。
数学赵老师,您严谨的逻辑、清晰的推导,将抽象的符号与公式化为攻克难题的利刃。面对我们解题的困顿,您总是不厌其烦,一遍遍在黑板上演算,那专注的眼神、笃定的笔迹,无声地诠释着的执着与坚守。
感谢英语宋老师,以一颗温柔的心,温暖了大家的高三生活,面对发挥失误的同学,从不生气,富有耐心,讲解着大家的错误,连最讨厌英语的同学也对她赞赏有加。
难忘化学朱老师,治班严谨,学风积极向上,整个班的氛围欣欣向荣。在教学上辛勤备课,把枯燥的化学知识讲得充满趣味,连苦难的题目也变得迎刃而解。
还有物理方老师,以一颗实用之心,教会了大家对于物理情景的运用,从宇宙航行到分子运动,绚丽的物理情景在大家面前展开。
生物高老师,以通俗易懂的口吻,简单好记的口诀,让每一个人对于生物知识烂熟于心……每一位老师,都在自己耕耘的学科领域,以专业与热忱,为我们的“书山长阶”铺下了一块块坚实的基石。您们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横渠精神潜移默化的道场。
二、学海星辰,心之所向:精神为炬,照亮航程
“望学海星辰”,那璀璨的星河,是知识的无垠,是未来的召唤,更是我们心之所向的理想彼岸。在九中的岁月里,正是恩师们言传身教中蕴含的横渠精神,如同一盏盏不灭的明灯,照亮了我们穿越学海迷雾的航程。
班主任朱老师,清晨最早到班的身影,深夜办公室不熄的灯光,课间走廊里关切的询问,考后耐心细致的分析……您不仅关注我们的学业起伏,更关心我们的情绪波动、品德养成。您用行动告诉我们,“立心”首先要“立己”,要做一个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人。您常以 “躬行实践”、“变化气质”来勉励我们,让我们明白,高尚的志向必须扎根于日常的修为与不懈的努力。您的坚守与付出,是最朴素也最动人的注脚——培养好每一个学生。
三、砺我心魂,行稳致远:从九中到安大,精神永伴
如今,站在九中的终点,亦是迈向安大的起点。回望来路,深深感恩母校九中这片沃土,感恩每一位曾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是您们,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无私的奉献,不仅助我们攀上书山之巅,更在我们心中种下了横渠精神的种子,并精心呵护它生根发芽。
这“横渠精神砺我心”,砺的是那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坚韧意志——是您们教会我们,求学之路无坦途,唯有迎难而上;砺的是那份“胸怀天下,心系苍生”的责任担当——是您们让我们明白,个人的成长当融入时代发展的洪流;砺的是那份“继往开来,求索不息”的学术追求——是您们点燃了我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砺的更是那份“脚踏实地,躬身实践”的务实品格——是您们教导我们,再宏大的理想,也要从眼前的每一步做起。
“踏书山长阶,望学海星辰。”九中的书山长阶,已在我们身后留下坚实的足迹;安大的学海星辰,正召唤我们扬帆远航。无论未来在安大的殿堂里如何深造,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何求索,九中赋予我的知识底蕴,恩师们言传身教的点滴恩情,以及那已融入血脉的横渠精神——这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格局与济世情怀,将永远是我心中最明亮的灯塔,最深沉的力量,激励我砥砺心志,行稳致远,不负母校栽培,不负师长期望,努力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书写无愧于心的答卷。
撰稿:章宇翔
一审:朱文虎
二审:王传军
三审:汪玉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