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节点,2025年8月25日,合肥九中校团委委员汤中浩带领校社联学生骨干前往新四军江北指挥纪念馆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神州江山葳蕤,华夏常沐朝阳,唯有回望历史之所从来,方能明晰未来之所往——这场红色研学,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青年一代初心使命的深刻叩问。
一、凝神聆史,在文物与讲解中砥砺初心
踏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将师生们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在纪念馆讲解员的细致引导下,校社联成员们肃立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前,认真聆听每一段历史过往:从1938年11月新四军军部派遣张云逸率特务营渡江、加强江北统一领导,到1939年毛泽东等同志就新四军江北战略部署发出重要指示;从残存的战时工事到布满岁月痕迹的砖墙,从泛黄的电报手稿到标注着“发展华中”战略的军事地图,每一件文物、每一处遗址,都在无声诉说着新四军将士在皖中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抗击日寇的艰苦卓绝。
同学们屏气凝神,不时驻足记录,眼神中满是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历史的风雷在讲解中奔涌,抗战的峥嵘岁月仿佛在眼前重现,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今日的和平盛世,是无数先烈用热血与生命换来的珍贵馈赠。
二、烽火回响,让不朽精神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八十年时光荏苒,硝烟早已散尽,但伟大的抗战精神从未褪色。它是新四军将士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钢铁意志,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担当,更是中华民族从近代屈辱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脊梁。在纪念馆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铭牌前,师生们久久伫立——这枚铭牌不仅是对历史的郑重铭记,更是对后人的殷切嘱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革命先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始终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暗夜火炬。
校社联成员们在交流中纷纷表示,此次参观让“抗战精神”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可感、可触、可学的精神坐标。这种精神,既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来路,更将激励青年一代在新时代续写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奋斗篇章。
三、以史明志,以青春誓言书写报国新篇
“青山凝碧曾是血,绿水流辉应为魂。我泱泱华夏,一撇一捺皆是脊梁!”参观结束后,校社联成员们围绕“铭记历史、勇担使命”展开热议,分享感悟与思考,用真挚的话语立下青春誓言。
校社联主席沈俊昊感慨道:“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更应深知肩上的责任。先辈们用鲜血守护的山河,需要我们用实干去建设。未来,我会把这份爱国情怀转化为日常的担当,在学习与实践中锤炼本领,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故事,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新四军将士的英雄气概。”校社联组织部部长王来钰动情地说,“这次活动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灵魂的洗礼。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每一次学习、每一份努力,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栋梁之材,不负盛世,不负英魂。”
此次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参观实践活动,是合肥九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青年家国情怀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组织红色研学、开展主题团日、举办党史学习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红色基因代代传,青春建功新时代。合肥九中未来将持续搭建更多红色教育平台,让更多学生走进革命遗址、聆听英雄故事,在知史明志中坚守初心,在鉴往知来中勇担使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的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撰稿人:合肥九中校社联
一审:甘嘉蓓
二审:马亚亮
三审:汪玉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