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告别了两校区分别教研,合肥九中新校区立身楼高二年级部一楼阶梯教室在2023年10月17日这天下午重新迎来了语文组的大团聚。
与以往不同,这一次集体教研增加了许多新成员。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先前新老校区的物理阻隔,新老教师间的熟悉度还不够。在学科主任单丹丹老师的主持下,近两年入职的新老师们一一做了自我介绍。年轻的面庞与耀眼的阳光辉映,语文组焕发着蓬勃的生机,而接下来三位年轻教师的真诚分享更是将喜悦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首先发言的是王雪莹老师。王雪莹曾多次代表学科组参加优质课比赛,斩获诸多奖项。她先是梳理了近三年比赛的形式,从人员构成到环节安排,巨细无遗,介绍得非常详尽。接着她以今年参加的比赛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单元设计修改过程。不断地构建,又不断地推翻,在构建与推翻中三易其稿,可见她对细节的把控,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她谈及多次比赛的心得体会时,鼓励大家要自信,不要陷入自我怀疑的精神内耗中裹足不前,调整心态,多参赛,就会从容淡定。另外功在平时,多积累,就会游刃有余。众人拾柴火焰高,团队合作离不了,多请教,就会集思广益。
第二位发言的是李颖欣老师。李颖欣曾在合肥市大比武大练兵比赛取得市级一等奖。比赛时因为抽取的是活动单元,没有具体的篇目作为切入点,教材上只有寥寥几页的介绍,这使得一开始的教学设计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内容新、时间紧、没抓手,单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就足够让人焦头烂额,更何况是三个问题叠加起来,李颖欣坦言当时的压力重重。不过,事在人为,经过对课程标准的反复研读,在指导专家的悉心指导以及团队的通力合作下,终于寻找到了潜藏在文字底下的草蛇灰线。比赛不仅求准,更求新求异。李颖欣谈及最后的致胜法宝就是她们团队大胆调整了教材原有的顺序安排,用更为符合认知逻辑的方式重新架构活动。正是这样出乎意料的设计为她们赢得了宝贵的一等奖。
第三位发言的是邵帅老师。作为高三老师,邵帅分享了2023年新课标Ⅱ卷的语文试卷分析。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安徽省第一届新高考,我们要做好准备,所以对这份试卷的分析至关重要。分析得当,方向明确,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他总结了以下几点:1.教考衔接。要重视教材内容的呈现,完善教材与考试内容的衔接,让日常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2.思维提升。题目设计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考察,引导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启迪智慧;3.真实情境、典型任务。新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均强调要以情境为载体,让考生必须面对真实的情境,具体的问题;4.夯实基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基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特点与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提升能力;5.考查与教育结合。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悟真理力量,掌握思想方法。
三位老师的分享真诚恳切,在总结时,单丹丹鼓励青年教师要做到“七多”,即多听、多看、多学、多赛、多思、多写、多请教,争取早日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成为九中语文组的中流砥柱。
“你若努力,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前言可鉴,共赴未来。
稿件来源:语文学科组
图片:语文组
撰稿人:沈慧
一审:单丹丹
二审:徐珺
三审:张永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