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生物学教育教学质量,2023年5月,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举行安徽省中学生物学教研工作会议暨教研江淮行活动。我十分荣幸地作为合肥市生物学教师代表之一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5月22日,天空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却抑制不住我的激动之心。工作近四年,这还是我第一次有机会离开合肥,来到我的家乡——芜湖,参加生物学教研活动。这一天,来自全省各个市、县的生物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陆陆续续地相聚芜湖南陵,共同期待这次生物学教研盛会。
一、启动仪式
5月23日上午8点,我们来到安徽省南陵中学,开启一天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生物教研员钟能政主持,特邀南陵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汤兵致开幕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汤兵介绍了南陵中学的校园历史文化和办学理念,并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老师的莅临表示热忱欢迎。
南陵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作胜表达了南陵县教育局对教育教研工作的重视,并预祝此次活动能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芜湖市教科所所长吴友义以生物学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为切入点,结合南陵自然脉络和红色精神,声情并茂地阐述了本次会议选择在南陵开展的原因。他相信我省的生物学科教学会在各位同仁的努力下,蓬勃发展。
二、单元教学研究课观摩展示
内容 | 姓名 | 单位 |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 张云楚 | 芜湖市南陵中学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方大伟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来自南陵中学的张云楚老师上课的课题为《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张老师以团圆行动——DNA寻亲这一真实情境为课堂导入,通过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带领学生分析与总结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思路、操作步骤。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张老师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每组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来自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方大伟老师上课的课题为《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本节课方老师以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来防治棉铃虫为主线,带领学生总结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最后通过学生分组进行PCR实验和电泳操作,体验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针对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实验,操作不娴熟的问题,方老师亲自示范,一步步给学生演示,整节课学生课堂参与度高,气氛活跃。
三、单元教学研究课交流研讨
观摩课结束后,钟老师就课堂教学如何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题做总结发言,他提出教师在日常教学教研中应学会处理好六个关系:
四、落实生物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策略主题讲座
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邵瑞:《围绕大概念设计和开展单元教学活动》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吴志强:《初高中生物学教学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
马鞍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禹萍:《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思考》
黄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明锋:《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芜湖市第一中学孙鹏飞:《厚植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命题测评》
每个讲座都干货满满,让在场的各位听课教师全神贯注,意犹未尽。
第二,我对生物学实验教学充满了期待。在聆听两节实验单元教学研究课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极大兴趣,还发现各个听课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纷纷走到学生身边观摩,钟老师甚至亲自帮助学生研磨实验材料,可见实验课的课堂参与度要比常规课高的多。实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体会科学的奥秘。
最后,我想引用《荀子·修身》中的“道路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来与各位教育同仁互勉,前方的路虽会有曲折,但也要充满希望!
注:部分图片来源南陵中学公众号
来源:生物组
撰稿人、一审:程慧
二审:徐珺
三审:张永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