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两地开花,众行方能致远。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聚焦新课程、新教材重难点开展专题研究,突出大单元和主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积极探索基于情境的课堂教学改革,5月18日上午,由合肥六中主办的“合肥六中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在合肥六中菱湖校区成功举办。合肥九中高一年级化学教师参加学习交流。
本次活动由合肥六中化学学科主任袁天祥主持,活动共分为教师展示、专家点评和专家讲座三部分。
首先,合肥六中的王幸蕊带来第一节课《饮食风味之旅——从乙醇出发》的展示。王幸蕊以食醋香味成分表巧妙地引出这节课的主角——乙醇。本节课一共分为三个环节,一是探究乙醇的结构,运用类比策略对比乙醇和水与钠的反应,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发展科学探究思维;二是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通过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探析,深化化学观念;三是分析陈醋的酿造,从断键和成键角度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发展实验探究能力。
随后,合肥六中的余宗越带来第二节课《饮食风味之旅——酸与香》的展示。本节课一共分为三个环节,一是食醋风味之酸味来源,通过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引导学生从乙酸结构角度思考,为何乙酸具有酸性?发展证据推理和宏微结合的核心素养;二是食醋风味之醋香何来,利用球棍模型搭建生成的酯可能的结构,并画出结构式,从结构角度分析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醇和乙酸如何断键,并实验模拟酿醋过程中乙酸乙酯的制备;三是食醋风味之酸香可口,分组讨论如何使得食醋风味更加丰富?最终形成认识有机物的一般思路。
最后,合肥六中的周巧雨带来第三节课《饮食风味之旅——油脂与健康》的展示。本节课一共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常见油脂及其分类,了解油脂的分类,通过活动寻找油脂熔点与结构间的规律;二是选择食用油的注意事项,通过食用油的选择、食用的注意事项以及油脂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验证并比较不同食用油的不饱和度;三是健康摄入油脂,寻找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展示课结束后,由合肥六中高一化学学科组长方方对三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细致点评。方方肯定了三位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的别出心裁,情境设计贴近生活,贯穿始终,能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活动链,不断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主体的课堂理念。同时,方方提醒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学以致用。
本次青年教师展示课为合肥市新教师搭建了经验交流、思想碰撞和教研交流的平台。独行快但众行远,合肥九中化学组将与全市同行们共同成长,砥砺前行!
来源:化学组
图片:化学组
一审、撰稿人:姜涵
二审:徐珺
三审:张永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