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551-62809808 校长信箱:hfjzxfjb@163.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对外交流 > 国际交流

管窥美国的基础教育——杨毛

发布时间:2014-12-29 16:15 作者:本站 浏览:
【字体大小:

管窥美国的基础教育 

合肥九中  杨毛

【管窥一:一千名中学生一千份课表、跑班制上课】

美国初中生和高中生每人有自己的,被叫做Schedule的课程表,根据各学区,学校不同情况,或是每节课长度,每天都有固定数量的课,比如七节,八节或四节(每节课九十分钟)。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生有四节必修课和三至四节选修课,教学大纲有统一规定每个年级要开设的必修课和许多可选择的选修课,每个学生进度不同,兴趣不一样,选修的课不一样,每一个学生的课表都是不一样的。

美国的包班制只在小学实施,从中学起就只设教学班,而没有行政班的划分。中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都是围绕教学班进行。通常每学期开始,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学习进度,并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课程。学校再根据学生的选择,划分出教学班。美国的教学班通常都不大,每个班的人数基本控制在20人左右。因为一同上课的学生不多,所以学生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上课回答问题的机会也很多。

关注:让同一年级的每个学生用统一的课表,上一样的课程,一样的进度,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是完全不可思议的,怎么可能所有学生都一样的进度,有一样的兴趣和需要呢?美国教育的个性化从最普通的学校日常教学的运作,一张课程表就充分体现出来了。稍微想一下,也会发现美国的教育管理人员和老师的工作要得多,若全校有4000个学生,就有4000份不同的课表,而在中国,全校4000个学生,分为4个年级,每个年级20个班,每个班用1张贴在教室墙上,延用1学期或1年的统一课表,每个年级的科目都是一样的,统一指定的,哪个系统花费的工作量大呢?

【管窥二:宽松的课堂】

美国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显得非常宽松。营造这样的宽松氛围,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假设:即学生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并且对本课程所介绍的知识或许有一些了解。因此,课堂上所要做的是深化课程知识,帮助学生(或者部分学生)解决疑惑的那部分。因此,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需要哪些帮助,以便及时调整讲授内容。

  在这样的前提假设下,美国的课堂教学自然就会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互动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互动包括:学生提问、教师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案例分析,游戏合作等。在美国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给了这种互动,而教师的讲解却变得相对次要。正是为了实现更好的互动,提供宽松的课堂环境是必要的。教师边回答边讨论,谁都可以插话。

  追求授课的有效性。课堂授课时间非常珍贵。为了提高授课绩效,学生需要在课前、课后做较多的准备。教师为了提高绩效,需要向学生提供讲义,以减少板书所消耗的时间和学生抄写板书的时间。而在讲解的内容上,只讲授那些学生疑惑的部分,而把更多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因此,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自行解惑,而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场所。由此,在学校的教学中,学生成为主角,课堂提供学生仅仅需要帮助的那部分。而课堂互动则是了解学生所需的很重要的方式。

  讲解方式粗放。如果注意一下美国教师的讲课,对照教材就会发现,他们讲得很快,并不细讲,只是提纲携领地介绍。因此,学生真的要系统掌握知识必须自己看书。而在课堂上主要是用于交流,组织学生理解知识,即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主动行为,教师只是协助完成这个过程。例如,我们听课时注意到,教师要求学生课后自己看书,下次上课教师提问,并组织课堂讨论。

  关注:在美国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有利于学生切身体验知识,将知识变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除以上所述互动、提问等外,还有以下三种:

  ① 课堂讨论: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过是个主持人,不停地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深化。对于学生而言,参与课堂讨论非常重要,因为这将为自己获得课堂参与分,这是最终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课程,课堂参与分占多达每门功课最后成绩的50%。

  ② 课堂游戏:做游戏,以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生动掌握,从中感悟出知识原理,这样的感悟更容易变成自己的知识。

  ③ 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法可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反思:重视实践行动的本质和美国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实用主义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被美国人广泛奉行的大众哲学,最终发展成一种民族精神,成为美国人生活方式的指导思想,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人的价值判断。美国人在处理或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时无不表现出这一特征,实用主义传统客观上塑造了美国大众和外交战略决策者的文化价值观。亨利·基辛格曾说:“ 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务实……”美国教育也如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