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研思不辍。7 月 8 日下午,合肥九中 2025 年暑期校本培训分学科组活动如期开展,14 个学科组紧扣“夯实基本功、赋能新成长”主题,在各分会场同步开启教学智慧的碰撞与实践创新的探索。全体青年教师聚焦学科特色,展技能、亮风采;资深教师精准点评,传经验、指方向;学科主任总结提升,明方向、聚合力。一场场兼具专业性与创新性的教研盛宴,为暑期校园注入了浓厚的学术活力,更彰显了九中“以研促教、以教兴校”的教育初心。
文史哲思:在传承中厚植素养根基
语文学科的展示现场墨香四溢,王睿等 11 位教师的经典诗文朗诵声情并茂,让文字的温度在语调中流淌;邵帅老师的教学经验分享扎根课堂实践,字里行间皆是对立德树人的深刻体悟;刘晶晶等教师的板书设计则以巧妙的版式布局、灵动的书写风格,将汉字之美与教学逻辑完美融合。高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曹艳君老师的点评鞭辟入里,学科主任单丹丹老师的总结更强调语文教育既要守得住经典的根,也要开得出创新的花。
历史组则以评课问道为路径,全体教师共同观摩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曾婧老师的《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公开课实录。青年教师陈思莹从“教为不教”理念出发,剖析课例中自主学习设计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骨干教师随其后点评补充,在"观课—评课—悟课" 的闭环中,探寻历史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
政治组的活动则兼具理论深度与时代气息。“观课问道:优课‘治’慧光”环节,教师们围绕优质课视频展开研讨,从核心素养落地到课堂实效提升,让思政课的育人密码在思维碰撞中愈发清晰;“AI技能精研营”中,青年教师分享 AI 智能资源整合等实用技巧,将数字技术与思政课创新深度绑定。学科主任余海燕寄语青年教师:教育绝非闭门造车,而是开放共生的生态,既要懂理论,更要会用新工具讲好中国故事。
数理科创:在实践中锻造理性思维
数学组的黑板成了思维的画布,教师们以彩色粉笔为笔,将抽象的函数图象、立体几何图形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语言。冯文华老师的“五点作图法”板书逻辑严谨,朱京元老师的立体几何模型标注精准,张嘉睿老师的极值点分析图文并茂 —— 色彩的分区、步骤的拆解,让数学的严谨之美与逻辑之韵跃然黑板。这场粉笔绘数形的展示,恰是数学教学从抽象到具象的生动实践。
物理与化学、生物学科则将实验室变为创新的舞台。物理组按年级分组探究:高一聚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高二精测玻璃折射率,高三演示向心力实验,操作结束后互动点评,研讨实验教学要点。
化学组的实验展示堪称生活与科学的对话:高一教师带领体验“黄豆→豆浆→豆花→豆腐”的转化,让胶体聚沉原理在豆香中具象化;高二教研组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复刻教材实验的严谨;高三青年教师用生活素材实现电解可视化,“幻彩铅笔芯”实验妙趣横生;“星空特调”则以生活中的酸碱指示剂调制出斑斓饮料,让化学反应在指尖绽放出烟火气。
生物组以构建思维型课堂为目标,四位老师先阐述实验设计思路,再分组开展操作实践。从实验方案的打磨到动手能力的锤炼,青年教师在“做中学、研中悟”,为打造高效生物课堂筑牢实验根基。
艺体素养:在美与动中涵养育人温度
音乐组的展示是一场视听盛宴。袁雅婷老师的古筝独奏《晚晴》如清泉流淌,李菁婷老师的竹笛《春到湘江》似春风拂面,二人合奏的《象王行》则以古筝的铿锵与竹笛的悠扬,奏响传统乐器的交响;丁星辰老师的傣族独舞更以灵动的身段、柔美的韵律,将民族文化之美融入肢体语言。学科主任丁红琳点评:“美育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让学生在美中感受生命的丰盈。”
美术组的活动则弥漫着传统文化的厚重。青年教师的书法展示中,楷书端庄如仪、行书洒脱不羁;资深教师俞春雷现场示范中国画,寥寥数笔勾勒出山水灵韵,更分享书画教学与学科融合的心得,让美育在跨学科中焕发新活力。
体育组的操场上活力涌动。全体教师在王昕瑞老师带领下研习广播体操《舞动青春》,每一个伸展、跳跃都力求精准;体操垫上技巧展示则聚焦核心力量训练,规范的动作中透着体育人的严谨;青年教师的专项技能展示更显风采,排球的传垫扣发、武术的刚劲套路、篮球的灵动传切,让健康第一的理念在运动中落地生根。
综合实践:在跨界中拓展教育边界
英语组活动以技术赋能为亮点,教师依托希沃白板开展维克多词汇趣味比赛,数字化工具打破传统模式,在竞技中实现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教学理念、能力与实践创新系统提升,以教研反哺教学,助力学生学习效能提升。随后,老师们观摩两场精品课,围绕教学设计等维度研讨,凝聚集体智慧,为教学积累经验,让教研照亮课堂。
地理组的板图绘制堪称指尖上的山河。青年教师笔下的中国地图轮廓分明,经纬线标注精准,气压带、风带与月相图则将抽象的地理规律转化为直观的视觉符号。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研讨,资深教师的答疑解惑让教什么、怎么教的困惑在交流中消解。
心理组以体验式活动拉近距离。“穿越A4纸”游戏在剪裁与协作中锻炼创新思维,“蝴蝶拍”正念放松技巧则为情绪调节教学提供实践素材,破冰团辅活动更让倾听、共情等咨询技巧在互动中自然习得。三位专职心理教师表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说教,而是用体验让学生感受被理解、被接纳。
技术组的校际联动别开生面,邀请合肥一中、八中、七中、32 中学科主任共同参与。32中范建成老师的《数据处理及可视化表达》无声上课,引发对信息技术课堂设计的深度探讨;汤中浩老师备战省实验说课《积木搭建卧推训练稳定性探究》,则将技术与工程思维跨界融合,为跨学科教学提供新范式。
同心致远:以教研之笔绘就教育新篇
此次分学科组培训,是合肥九中“聚焦教师成长、深耕课堂质量”的生动实践。从文史学科的经典传承到数理学科的实验创新,从艺体学科的美育浸润到综合学科的跨界探索,14个学科组各展所长又殊途同归 ——以基本功为基,以创新为翼,在“展—评—研”的闭环中锤炼教学硬实力。
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代代相传的坚守与与时俱进的创新。合肥九中此次校本培训,既守住了 “三尺讲台练真功”的教育传统,又打开了“跨界融合谋新篇”的教研视野。相信在这样的研思氛围中,九中教师定能以更扎实的素养、更创新的理念,培育出兼具文化底蕴、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学子,让“做真人、成英才”的校训在每一堂课中熠熠生辉。
稿件来源:教研室
图片:徐珺、各教研组
撰稿人:张传菊
一审:张传菊
二审:何羚杰
三审:范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