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551-62809808 校长信箱:hfjzxfjb@163.com
登录 校内资源 九中官方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对外交流 > 国际交流

跨洋求知促成长 情系友校共发展——合肥九中师生代表团圆满完成英国研学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1 14:50 来源:合肥市第九中学 作者:单丹丹 浏览:
【字体大小:


引言:跨越山海的文化之旅

2025711日,合肥市第九中学师生代表团一行33人带着对未知的憧憬与探索的渴望,踏上了远赴英国的研学旅程。从 7 11 日到 23 日,13 天的行程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将英伦三岛的学术底蕴、历史烟尘与人文风情尽收其中。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远行,而是一场跨越 8000 公里的教育对话,一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青春邂逅。当飞机降落在希思罗机场,同学们手中紧握的不仅是护照,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待 —— 期待在异国课堂上发现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期待在文化碰撞中读懂世界的多元面貌,期待用少年的眼睛,为中英教育交流描摹新的注脚。

一、研学之旅:在行走中解码世界

1. 名校探访:顶尖学府的精神洗礼

代表团先后参观了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这两所世界顶尖学府。

在剑桥大学,同学们漫步于古老的学院建筑之间,感受着中世纪学术殿堂的庄严与厚重。站在始建于1546年,曾走出过培根、麦克斯韦等科学巨匠的三一学院门前,看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那棵苹果树(后代植株),同学们驻足感慨:“原来课本里的故事真的有迹可循。”大家沿着康河缓步前行,探寻徐志摩《再别康桥》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的眷恋情怀。

牛津大学则呈现出另一种学术气质。没有围墙的校园与牛津城融为一体,博德利图书馆里埋头苦读的学生、咖啡馆中激烈辩论的学者,构成了生动的“学术生态图”。

两所名校的每个角落都在讲述知识的故事,同学们深深地理解了顶尖学府不仅注重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勇气的教育精神。

2.文化体验:历史长河中的文明对话

从温莎城堡的恢弘壮丽到大英博物馆的浩瀚珍藏,从史前巨石阵的神秘莫测到巴斯小镇的罗马遗迹,同学们在行走中学习世界历史,在观察中思考人类文明。

在大英博物馆,从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泥板到美洲玛雅文明的石刻,从古希腊的雕塑到非洲的部落面具,同学们在三个小时的参观中完成了一次跨越五大洲的文明对话。中国瓷器展区自然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焦点,大家通过实物与课本知识的结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中的独特地位。

史前巨石阵的神秘与巴斯小镇的浪漫形成了奇妙的对比。当阳光穿过巨石阵的拱门,同学们仿佛触摸到了4000年前先民的智慧。“他们如何搬运这些重达50吨的石块?又是为了祭祀、观星还是其他目的?”一连串的疑问激发引发了关于远古文明的热烈讨论。巴斯小镇,则让大家沉醉在罗马帝国的余晖里。保存完好的罗马浴场遗址中,当年的铅管供水系统依然清晰可见,现场演示的古罗马引水技术,让物理课上学过的流体力学知识有了具象的载体。

  3.实践探索:实践课堂里的知行合一


吉百利巧克力工厂的参观,为同学们打开了英国工业史的一扇窗。在伯明翰的这家百年工厂里,自动化生产线与复古的蒸汽机械形成了有趣的对照。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大家看到了1824年约翰吉百利创办工厂时的场景,了解到从手工制作到流水线生产的变迁,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缩影。

泰晤士河的游船之旅则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欣赏了伦敦的城市风貌。从威斯敏斯特码头出发,伦敦眼的巨型转轮、大本钟的悠扬钟声、伦敦塔桥的双塔倩影依次呈现。导游趁机引导大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读懂伦敦,就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城市发展。”这些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延伸至现实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二、友好交流:用真诚搭建心的桥梁

 (一)插班学习:沉浸式体验英式教育

在德比郡的拥有500年历史的Swanwick Hall Schoolch插班学习是此次研学的重头戏。在为期五天的插班学习中,同学们与当地学生一同上课,一同玩耍,体验了英式课堂的互动与开放。通过物理、哲学、烘焙、艺术等课程的学习,大家对比了中英教育模式的异同,既发现了自身优势,也汲取了英国教育的创新理念。“英式课堂更像讨论会,而我们习惯了听讲式学习。”这种差异在小组合作项目中尤为明显:英国学生更擅长提出创意,中国学生则更注重细节执行。

 

Swanwick Hall Schoolch2

Swanwick Hall Schoolch4

在插班学习总结仪式上,合肥九中的学生代表与Swanwick Hall School的学生一起进行了精彩的才艺展示,精彩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让两国青少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未来的持续合作埋下了种子。

2. 政府参访:政府参访中的社会认知

德比市政府的参访让同学们跳出了校园,看到了社会运作的真实图景。代表团参观了德比市市政厅和市长办公室,德比市市长亲自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这次参访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国际政治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德比市政府

三、成长印记:比风景更珍贵的收获

1. 视野的边界在悄然拓展

此次研学活动让学生们跳出了课本的局限,亲身感受了世界的多元与广阔。以前觉得“国际视野”是个抽象名词,现在明白了它是能听懂不同地方的语言,能理解不同文化的习惯,能看到问题的不同角度:看到温莎城堡的卫兵换岗时,不再只关注仪式的新奇,而是思考背后的历史传统;品尝炸鱼薯条时,会联想到英国的海洋文化;甚至在超市购物时,也会留意商品标签上的原产地,思考国际贸易的意义。世界不再是地图上的名词,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存在。大家也第一次意识到中国是世界对话中的重要角色,第一次体验到文化使者的责任。

 2. 能力的提升在实践中发生

13天的独立生活,对同学们是场“隐形的考试”。从在机场入境办理手续,到在超市用英语询问商品位置价格;从协调小组活动的时间冲突,到解决突发的证件和物品丢失问题,大家在实践中快速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体现在生活技能上,更体现在沟通能力上。刚开始,不少同学害怕说英语,被动交流,到后来主动和英国伙伴流畅地聊起足球、音乐。在 Swanwick Hall School 的课堂上,他们甚至主动举手,用英语分享了自己的解题方法。“原来犯错不可怕,敢于表达才重要。”这种勇气,正是研学活动赋予的珍贵礼物。

Swanwick Hall Schoolch5

结语:带着世界回到起点

13天的英国研学之旅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但这段经历将成为合肥九中师生心中永恒的财富:“我们学会了用好奇的眼睛发现世界,用包容的心态理解差异,用勇敢的行动连接彼此。行李箱里带回的,不仅有纪念品,更有对世界的新认知;脑海中回响的,不仅是伦敦的钟声,更是多元文化碰撞的回响。”

Swanwick Hall Schoolch7

此次英国研学,是合肥九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学子”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拓展国际交流平台,让更多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在跨文化对话中认识世界、提升自我,让青春的足迹成为连接中外友好的纽带,让求知的渴望化作推动文明互鉴的力量。毕竟,学习不仅发生在教室里,更在行走的路上、在交流的瞬间、在思考的每一刻;教育的终极意义,不仅在于培养适应世界的人,更在于培养能改变世界的人 —— 而这场跨越山海的研学之旅,正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开始。

 

 

撰稿、一审:单丹丹

二审:万爱华

三审:汪玉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