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合肥九中,带着对新环境的期待,也夹杂着成绩平平的忐忑。高一的适应期,成绩不上不下,像蒙着一层薄雾,看不清方向。那时给自己的目标,不过是“尽力而为,争取进步”。
高二的分科,像拨开了一层纱。 选择了更擅长的方向,心也定了些。我开始尝试一种更清晰的方式:设定目标,拆解任务。 不再好高骛远,只把目光聚焦在眼前:今天要弄懂几个知识点,完成哪些练习。不纠结最终结果,只确保每天的任务踏踏实实完成。这种“做好手头事”的专注,渐渐带来了内心的安定和持续的动力。
变化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悄然累积。高二期中考试,我得知自己取得了第一。这个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它让我真切地体会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积累,真的会带来质的改变。 这份从未预想过的肯定,无声地、却无比有力地为我注入了信心——原来,持续的努力终有回响。
带着这份积累的感悟和建立的信心,我步入了高三。 虽然也经历了成绩的波动和备考的煎熬,但高二养成的专注当下、及时复盘调整的习惯,成为了我平稳度过这段关键时期的支撑。 面对压力,我继续坚持目标拆解和问题导向的改善方法,最终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圆梦吉林大学。
回望这三年,最深的感激献给指引前路的恩师们。班主任叶老师,是我最坚实的后盾。低谷时她细致入微的鼓励总能帮我重拾信心;取得小进步时,她冷静的分析又能精准指出短板,引导我看清方向。尤其难忘高三一模前,我因数学焦虑想调整时间安排。叶老师站在全局高度,耐心分析复习的系统性和时间规划的方法,让我深刻理解了有序安排的价值,及时回归正轨。同样铭记历史梁君华老师。 她通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往事,让尘封的历史鲜活起来,向埋头苦读的我们展现了家国情怀的厚重。地理朱华龙老师则用独特的“口诀”和真诚的鼓励,将复杂地理化繁为简。他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引导我们在方寸地图间感受天地辽阔,理解地理作为认知世界的视角。
站在毕业的门槛回望, 合肥九中的三年,是我从懵懂走向笃定的关键旅程。从高一的摸索,到高二的悄然突破,再到高三的平稳前行,是目标规划让我脚踏实地,是及时的复盘调整让我保持清醒,而这一切的基石,是九中这片沃土的滋养,更是叶老师、梁老师、朱老师等众多恩师如灯塔般的指引和温暖的守护。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我思考的方法和坚持的力量。
学弟学妹们, 高中生活或许有低谷与迷茫,但请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做好当下的意义。不必追求轰轰烈烈,踏实走好每一步,复盘每一次得失,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长。珍惜在九中的时光,珍惜老师们的每一份用心。勇敢地去拼搏吧! 在静水流深的努力中,你终将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九中的未来,也因你们的奋斗而更加精彩!
撰稿:邵世豪
一审:叶倩
二审:王传军
三审:汪玉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