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551-62809808 校长信箱:hfjzxfjb@163.com
登录 校内资源 九中官方公众号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了解九中 > 校友风采

倾听、感受、思考丨从九中到大连理工大学:逐光而行,不负韶华

发布时间:2025-08-12 09:34 来源:合肥市第九中学 作者:涂镇滔 浏览:
【字体大小:


在盛夏的蝉鸣声中,我如愿拿到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我手捧这份沉甸甸的期许时,我的脑海中回想起,三年前初入九中的那个下午。

日历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回首三年光阴,无数校园中的点点滴滴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夕阳下的校园中,喧闹的学校食堂里,夜幕中的宿舍窗户边……这里是九中,这里是“杨武之班”,这里也是我逐光之路的起点。

在这里,我遇见了严谨的学风、真挚的情谊和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三年时光中,有无数瞬间让我停下脚步——去倾听、去感受、去思考。它们不仅塑造了今天的我,也将继续照亮我的未来。

倾听——听到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声音、同学在课间讨论的话语。

仍记得高二时,数学老师周毅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浅出讲解的身影。作为一位几乎不用PPT授课、需要同学用笔记本记录的老师,他的讲解总能让我收获颇多。每节课前,大家都会紧张地翻着笔记本,因为周老师有个特别的环节——抽背笔记。正是这个环节,让我们对知识点记得滚瓜烂熟,也为后续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我的英语老师张黎,她在讲解新课时,有时会全程使用英语授课,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口语,并在课堂中锻炼听力。若是不认真倾听,便很可能跟不上她的讲课节奏。

也能看到同学们每至下课便会聚在一起开始讨论某道难题——或是两人之间一对一的讲解,或是大家聚在一起对一道题进行讨论。“杨武之班”的空气中,总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感受——感受同学与同学间深厚的情谊,同学与老师间亦师亦友的关系。

这种深厚的情谊可能是在你垂头丧气时,隔壁桌同学拍你肩膀说“没事,一起想想”;可能是在备考的深夜,舍友默默留下来陪你做完最后一套卷子;也可能是在运动会、文艺汇演上,同学们的加油声把你推到极限之外。一群人站在广场上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于此,我也会想到我们的班主任王佳老师对于我们的关心与爱:在我们暑假入学前提前布置好教室,为了防止甲醛等有害物质残留特地摆放绿萝;跨年和元旦时,认真筹备晚会,提前为我们准备各项细节;每次考试前的叮咛鼓励以及考后对我们的复盘与指引。图片包含 室内, 桌子, 装饰, 柜台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

若说到我个人的成长,两位生物老师对我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第一位是即将退休的吴志军老师,他极少使用课件,却能用生动有趣的故事牢牢抓住我们的注意力,让知识在笑声中悄然进入脑海。第二位是年轻靓丽的程慧老师,她凭借不懈努力斩获多项荣誉,她的课堂风趣幽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里,你会感受到:坚持不仅来自个人意志,更来自一群人共同的步伐。

思考——是思考,同样也是探索,在其中,我们能够找到未来的方向。

这三年,我越来越明白:思考是成长最重要的部分。为什么要学这道题?为什么要花时间钻研?为什么遇到挫折不能放弃?当我开始带着这些问题去上课、去读书、去实验,我发现,学习的意义远不止于分数。“杨武之班”的严谨学风让我习惯求证,互助的氛围让我学会借力。思考得越深,走得越远。

言至于此,回望这三年,我也不禁思考:我的高中生活是一个令人满意的高中生活吗?我的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尽管在这三年的生活中依旧有很多遗憾,但这同样也是人生中不可不经历的一部分。

如今,我将带着这三年的收获与感悟走进大连理工大学。但无论未来走到哪里,九中赋予我的,不只是知识与能力,还有倾听世界的耐心、感受生活的热忱、思考人生的勇气。愿我们所有九中的学子,都能在未来继续逐光而行,不负韶华。

撰稿:高三15班 涂镇滔

一审:王佳

二审:王传军

三审:汪玉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