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德育实践创新,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2025年8月17-18日,合肥九中成功举办暑期德育工作研讨会暨班主任全员校本培训活动。期间,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德育管理团队及全体班主任围绕“德育小论文交流”“班级管理策略”“家校协同育人”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通过典型案例解析与理论框架建构,形成可复制的德育实践范式。
在“德育小论文交流”板块,胡苗苗老师以《电子设备依赖学生的德育转化路径探索》为例,提出“问题诊断-策略实施-效果评估”的三段式写作框架;孔玲玲老师通过《唤醒内在动力——高中班主任激发学生学习自驱力的实践路径》,展示“愿景激励+目标设定”双轨模式的具体应用;王俊峰主任的《家校协同周末成长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则从家校合作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构建周末成长共同体,强调家校资源的整合与互补;最后,王莹莹老师《以手工活动为载体提升班级凝聚力》则强调通过创意手工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升班级的整体凝聚力。
班级管理策略研讨聚焦“环境调控-家校共治”双维度。王为开老师提出“阶梯式赋能”理念,通过课堂任务分层设计与课外“最近发展区任务单”,推动家长从“对立者”转变为“同盟者”。章玲老师则补充特殊学生关爱案例,运用“成功体验放大”策略与“行为描述+品质归因”话术,促使消极学生转变为积极学习者,实现学习习惯与情感认知的同步提升。李春萍老师在《家校协同育人》中强调从“沟通”到“共治”的升级路径,通过每月家校会议、数字化联系手册和家长志愿者计划构建双向沟通机制,共同制定学生个性化教育计划。
在特色活动板块,陈思莹老师分享的《主题班会思考》涵盖体育健康、人文关怀等多维度实践,在“再见9班”毕业主题班会中通过才艺展示与纪念册制作深化班级归属感。朱文虎老师的《班级特色活动》则延伸至生涯规划领域,创新开展“预见未来·学长学姐返校日”系列活动,邀请校友分享职业故事,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规划成长路径。张超老师以《流动不散心》为分享主题,围绕新高考选科走班背景下学生管理的“稳”与“活”原则,聚焦走班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探讨管理中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最后邵帅主任通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经验分享,系统复盘参赛历程与收获:在情景模拟、育人方略、主题班会等项目中,实现从“经验型”到“反思型-理论型”教师的转型。邵帅强调,日常教育需注重记录、反思、存档,平衡即时干预与长期规划,最终形成“润德于心”的育人智慧。
培训会分享环节结束后,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汪玉慧充分肯定了各位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认为这些经验分享不仅为班主任队伍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也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化与发展。汪玉慧还特别强调,学校将持续关注并支持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发展,将会提供更多平台与机会,共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迈向新台阶。
此次培训会通过理论研修、案例解析、经验共享的多维互动,为班主任队伍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合肥九中将持续以德育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政教处
撰稿、一审:江平平
二审:马亚亮
三审:汪玉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