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优质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高中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搭建跨校教研平台,加快构建职普融通的教育发展格局,8月30日,合肥九中新站校区开展了合肥九中、合肥工业学校和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三校首次联合英语教研活动。合肥九中校长张永剑、教学副校长范玮出席活动,市教科院中学英语教研员王鹏老师莅临指导。
本次联合教研汇聚了合肥九中新站校区、四牌楼校区高一、高二全体英语教师,以及合肥工业学校、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综合高中班全体英语教师。活动以课堂观察、备课诊断和联合研讨为主要形式,旨在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并为综合高中班学生的学业质量与多元发展提供保障。
活动伊始,合肥九中校长张永剑致欢迎辞,对市教科院对综合高中班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张永剑进一步解读了综合高中班的设立背景与办学定位,阐明其教育价值,并强调跨校联合教研要在综合高中班课程实施、教学创新和质量提升中发挥引领作用。随后,在教研员王鹏老师的主持下,活动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展示”和“综合高中班学生学情特点与教学策略”两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课堂展示环节,合肥九中高一年级两位教师围绕同一单元主题开展了不同课型的教学展示,体现了对单元整体设计理念的理解与实践。杨丹老师执教《The Underdog》阅读课,在导入环节选取运动员图像,引导学生归纳特征,并设置思辨问题自然切入主题;在阅读环节通过任务分层,引导学生从信息梳理到人物情感态度分析,体悟“永不言弃、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实现了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融合。冯苗苗老师执教《A True Story》写作课,以图片和标题引导读前预测,在讲解环节突出 time linker 的使用,帮助学生理清时间线索;最后提供写作框架和要点提示,引导学生完成写作提纲,促进了写作思路的生成与规范化表达。两节课展示了同单元不同课型教学的互补价值,为跨校联合教研提供了鲜活案例。
教学展示结束后,匡俊雯、田印民、刘亚楠、胡怡婷、徐颖、方应卓、姚远等教师结合观课体会展开交流与反思。匡俊雯老师指出,杨丹老师的阅读课通过问题链与思维导图层层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文本、剖析观点与结构,为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借鉴。田印民老师认为,冯苗苗老师的写作课突出“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策略:在阅读后设置主题相关写作任务,使学生在模仿与创造中完成实践,既降低了难度,又为表达提供了有效支架,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其他教师也分享了各自的思考,既肯定了教学展示的启发意义,也提出了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体现了“观课—反思—优化”的良性循环。
|
在充分肯定两位授课教师教学设计亮点的基础上,王鹏结合新课标要求与课堂实际,提出了系统而细致的指导意见。他强调,教学设计必须严格对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避免出现“内容堆砌、主题涣散”。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应涵盖单元整体设计、语篇深度研读、学情精准分析三大核心要素,教学目标需建立在语篇解读与学情研判的双重基础之上,并紧扣英语学习活动观中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同时,目标表述应遵循 SMART原则,确保导向明确、落地可行。
针对课堂实施环节,王鹏提出了具体要求:导入环节要创设真实情境,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活已有知识,激发兴趣;阅读环节要设计递进式问题链,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并强化输入与输出的关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与语言支架;板书设计应突出逻辑性与支架性,清晰呈现课堂核心框架;作业布置则需实现分层与多元,兼顾巩固性、拓展性与实践性任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下午的活动中,曹文杰、徐颖、胡怡婷、吴爽四位教师围绕“开学前两周教学内容”开展了无生课堂展示。展示结束后,现场教师展开研讨,从教学设计、环节衔接、重难点突破等方面交流观点,既肯定了亮点,也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在思维碰撞中逐步凝聚教学共识。。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打破了学校类型的界限,实现了教学资源与智慧的共享共建,不仅为三校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动力、指明方向,也为探索适合综合高中班的英语教学模式汇聚智慧、拓展思路。活动不仅促进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英语教研跨校交流合作,也为探索综合高中班英语教学路径积累了经验。今后,合肥九中将继续推动跨校联合教研的常态化、系统化,以整体提升综合高中班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化发展。
稿件来源:英语组
撰稿人:姜越
一审:王礼莉
二审:张传菊
三审:范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