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合肥九中家校共育专栏今天正式与大家见面了!本专栏将基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科学基础,定期为家长提供科学的知识、青春期心理特点解析和实用的亲子沟通策略,陪伴您一起走过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
高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许多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作为家长,如何科学地陪伴孩子度过这一关键时期?本文基于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为家长提供四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一、理解适应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时间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高中阶段正值青春期后期向成年早期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受到个性特质、前期经验和支持系统的综合影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适应节奏,强行加速这一过程反而会增加焦虑情绪。
科学陪伴建议:
l 观察而非催促: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而非仅仅追问学习成绩
l 允许试错:高中初期是探索期,允许孩子在安全范围内尝试和犯错
l 建立支持:家长要耐心且积极支持孩子,不能过度焦虑和着急
二、建立合理的学业期望,培养成长型思维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家长对学业的合理期望与孩子的学业成就呈正相关。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的“成长型思维”理论表明,关注努力与策略比关注天赋更能促进长期发展。
家长可以这样做:
1. 关注过程性指标:包括学习习惯、时间管理、错题分析能力等
2. 建立进步档案:记录孩子在各个学科的进步,而非仅关注排名
3. 避免社会比较:聚焦孩子自身的成长轨迹,减少“别人家孩子”的横向比较
4. 共同解决问题:当孩子遇到学业困难时,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方案
三、实现从管理者到教练的角色转变
自我决定理论指出,满足青少年的自主需求是激发内在动机的关键。高中阶段,家长应从“全程安排”转向“支持自主”,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决策能力。具体做法包括:
1. 从指令到提问:用“你计划如何安排”代替“你应该这样做”
2. 授人以渔:教授学习方法和社会技能,而非直接提供答案
3. 建立反思习惯:定期与孩子回顾学习与生活,引导其自我评估和调整
4. 善用资源:参考专业书籍(如《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咨询老师和有经验的家长
四、重视身心健康的基础性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青少年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早期识别尤为重要。若孩子出现以下表现,家长需提高警觉:
l 情绪方面: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易怒、哭泣
l 行为方面:社交退缩、兴趣减退、自我伤害行为
l 生理方面:睡眠或食欲显著改变、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
l 认知方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自我评价过低
家长可以提供以下的支持策略:
1. 保持开放的态度,让孩子知道寻求帮助是勇敢的表现
2. 了解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资源
3. 如有需要,及时联系学校心理老师或专业机构
高中适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的耐心与智慧。通过理解适应规律、建立合理期望、转变教育角色和关注身心健康,家长能够为孩子提供真正有效的支持。记住,最好的教育不是催促孩子跑得多快,而是陪伴他们走得多稳。教育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家庭与学校之间的默契配合。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携手,才能铺就孩子平稳而积极的成长之路。
稿件来源:家校共育中心
素材整理:朱欣雨
一审:张桦
二审:马亚亮
三审:汪玉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