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九中高一年级校本课程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尝试与突破。合肥九中首次与合肥经贸旅游学校深度联动,共同开设了四门特色工程类实践课程,包括物流运输、机械制造、车辆工程和珠宝鉴赏。10月15日下午,高一学生在张尔林、高坤、朱文虎和程慧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合肥经贸旅游学校实训基地,完成了第一次跨校课程学习,沉浸式体验了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魅力。这一创新实践充分彰显了合肥九中依托工程特色课程拓宽育人路径的积极探索。
物流运输:理论筑基,安全先行
在物流运输课堂上,金牌教练刘金钊为同学们带来了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的第一课。课程从一段现代物流综合作业全流程视频开始,生动展现了叉车在仓储、运输等环节中的关键作用,迅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随后,刘金钊系统讲解了叉车的类型、结构、基本操作原理等理论知识,并重点强调了安全操作规范。他指出,操作叉车必须持特种设备操作证上岗,规范穿着工作服,定期进行设备保养。针对实操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刘金钊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门架升起时的视线盲区,防范压脚、货物过高导致的“鬼探头”及货物倒塌等隐患,为后续实操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
机械制造:动手入门,严谨启蒙
机械制造车间内,赵骏老师热情接待了同学们,并围绕“安全、认知、体验”展开教学。赵骏首先强调了车间操作的基本安全准则,提醒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务必遵守规程,保障自身与他人安全。随后,赵骏为大家介绍了钳工的基本概念、常用工具及其操作手法,同学们对锉、锯、钻等传统技艺表现出浓厚兴趣。在实操环节,赵骏带领大家认识台虎钳、划线平台等固定设备,并初步演示了基本操作。课程尾声,他预告了下节课的实际加工任务,不少同学已跃跃欲试,期待亲手打造出自己的第一件钳工作品。
车辆工程:走进驱动,探秘汽车
车辆工程课程作为本次校本课程的新设项目,同样备受学生关注。首节课以理论教学为主,王光辉老师通过精美的汽车模型和结构示意图,向同学们讲解了汽车基本构造与运行原理。从发动机到传动系统,从底盘到电气设备,同学们在王光辉的引导下逐步走进车辆工程的科学世界。尽管本次课程尚未进入车间实操,但大家对下一次“亲手触摸汽车零件、近距离观察拆装过程”充满了期待。这门课程不仅拓展了学生对现代交通科技的认知,也为将来有志于从事机械、车辆相关专业的同学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珠宝鉴赏:美育融合,科学识宝
在珠宝鉴赏课堂上,朱晓超老师以专业而又生动的讲授,带领同学们步入一个璀璨夺目的宝石世界。课上,朱晓超展示了翡翠、玛瑙、和田玉、夜明珠等多种珍贵宝石标本,每一件都引得同学们连连惊叹。大家不仅近距离观察宝石的色泽与质地,更有机会亲手操作专业珠宝显微镜,学习如何识别宝石的内部包裹体、生长纹等特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宝石的成因与分类。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方式,将美学教育与科学探究有机结合,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也让“珠宝鉴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专业领域,而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校园课程。
课程融合,赋能成长:校本课程的新跨越
本次合肥九中与合肥经贸旅游学校的联动课程,是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资源共享、课程共建的一次重要实践。四门课程不仅涵盖工程技能与工艺美学,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安全意识与职业素养的综合培育。同学们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学习,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增强了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解与尊重。
此类跨校合作课程是学校推进“五育并举”、深化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合肥九中将持续拓展校外优质资源,推动工程特色课程常态化、体系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贴近社会需求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全面成长,进一步彰显学校依托工程教育赋能学生发展的办学特色。
图片来源:张尔林、高坤、朱文虎、程慧
撰稿人:程慧
一审:朱文虎
二审: 王传军
三审:范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