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更好实施和落实“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8月22日上午,在合肥市第九中学暑期校本培训语文分会场,合肥九中和金牛中学全体语文人共同学习合肥市语文教研员刘劲凤老师主题为《我从课中来——以课为例解读学科大概念和它的概念小伙伴》的培训讲座。
上午8:30,讲座如期开始。合肥九中语文学科主任单丹丹老师强调此次讲座的目的,意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全校语文老师带着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瓶颈,在听讲座的过程中认真聆听,积极思考。
学无止境,教艺无涯。讲座伊始,刘劲凤老师围绕“我从课中来”介绍了自己从教二十多年,一直深耕教学一线的宝贵经验。“学习”“上课”“研课”“磨课”“赛课”“反思”……就是这些一线教师的点滴日常,让她一步一个脚印,从课堂走上讲堂。
刘老师与在场教师共同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引导我们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学习任务群”等学科概念的内涵做了区分,并对当下讨论热烈的“单元”“大单元”“大单元教学”“群文阅读”“单篇阅读”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刘老师指出,课时教学是一线的实际担当,再宏大的顶层设计都要靠每一节课来落实,而“单元教学法”是以统合的视角设计单课教学,不是用大混合的手段实施教学。“40分钟大有乾坤,一个课时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的智慧整合与实施。”三十六节精心打磨的公开课,二十余年一线带班的工作经验,贯穿始终的学习与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我从课中来”。
丹心传香,清辉漫洒。刘劲凤老师分享了她从课标要求入手,对教材要求进行梳理之后,立足学生学情明确学科大概念的过程。同时对以此为依据的完整教学过程做出了展示,从把握概念、比读概念,再到研读文本,以及最后的归纳总结、讲评结合。刘老师为我们完整地呈现了一节优秀的语文课从力求不落俗套找灵感,再到拥有大单元视野进行取舍与设计,以及最终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指导的生成性课堂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对课标、教材、学情的宏观把控,也有对导入、提问、理答、小结等教学环节的微观处理,高屋建瓴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把握学科核心概念以后能迁移,会运用。
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刘老师娓娓道来,“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学科核心素养”、“结构化教学”这些核心概念在具体课例中得以呈现。刘劲凤老师最后强调,大单元教学要始终思考如何让课堂真正聚焦学生的学,让语文真正回到语言的学习与运用,让学生今天所学能够成为他们未来生活的智慧。整场讲座高屋建瓴,课例丰富精彩。
本次活动,既以丰富扎实的理论引领教学,又以丰富详实的课例巩固理解。借由本次活动,我校语文老师们享受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研“盛宴”。未来,合肥九中的语文教师们也将以本次的学习所得贯穿日常教学,理论引导实践,不断提升自我教学的水平!
来源:语文组
图片:语文组
撰稿人、一审:王莹
二审:徐珺
三审:张永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