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551-62809808 校长信箱:hfjzxfjb@163.com
登录 校内资源 九中官方公众号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育科研

课堂研琢|上下求索迎高考 全力以赴开新局 ——合肥九中政治组参加新高考专题培训讲座

发布时间:2022-12-05 09:21 来源:教研室 作者:方敏 浏览:
【字体大小:

 面对高考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在复习备考策略上,教师“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时时可见。为应对此情,在“双新”实施背景下更好地把握新高考命题趋势以及政治学科备课思路,校长室亲自规划指导,由教研室牵头,年级部积极配合,121日,学校邀请昌乐县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潍坊市兼职教研员,青年教改先锋,学科带头人,立德树人标兵石磊老师为合肥九中政治教师进行新高考试卷命题解读专家报告,合肥九中政治组全体教师参会学习,会议由政治学科主任余海燕老师主持。

IMG_7366

 石老师以“唯有改变方能行远——2022年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思考”为题,从新高考政治试题总体特点和重要安排、新高考背景下政治学科备课思路以及模拟命题的几点思考三个方面,给政治组全体教师带来了关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大餐”。

 首先,石老师以山东卷为例,介绍了2022年山东卷命题的整体情况和三大特点。其整体情况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课程标准,依托高考评价体系聚焦关键能力考察,增强题目的创新性、综合性和开放性,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其三大特点为:坚持立德树人,突出政治意识;反映时代特点,培育时代新人;重视综合考察,凸显核心素养。又具体从分值占比情况、考点分布情况、情境创设情况、设问指向以及重要变化五方面,点明新高考命题不仅注重实现材料从背景到情境的转变,知识从被证明到被运用的转变,也注重问题从假问题到真问题的转变,答案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从而实现从“做题”到“做人做事”的目标和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立意。他强调,由命题变化看命题走向,势必将呈现命题难度更高、情境创设更加丰富、设问更加灵活、答案更加规范公正的态势,这就需要我们强化以大概念统整的单元整体设计,多一些广阔视角,多一些深度思考,多一些灵动生成。

 其次,石老师从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出发,围绕新高考背景下政治学科备考思路,借助丰富、详实、贴切的典型高考真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引用的“致广大而尽精微”为引,提出如下五条备考思路:第一、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命题根本依据;第二、精研评价体系,把握高考命题指南;第三、深度用好教材,夯实高考必备知识;第四、强化思维训练,打通高考备考关键;第五、关注重大时政,了解高考命题源泉。从而扎实搞好主干知识的深度整合与体系重构,力争形成完整知识网络,进而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育,由“大写意”走向“细工笔”。

 最后,针对有关模拟命题(选题)的几点思考,石老师指出高考评价体系是模拟命题的方向标,要突出立意、情境、设问三方面的研究,坚决克服缺乏规划、一点多考、创新不足等顽瘴痼疾,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以考促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IMG_7367

 为更有效地破解高三复习备考、新高考试卷解读、命题选题中的问题与障碍,提升教师应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新教学中的能力,合肥九中政治学科组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会后的研讨环节,与石老师进行了交流。如:如何处理教学课时紧张与教学内容繁多的关系?教师该如何上好选择性必修内容?对于选必内容,有哪些学习资源具有参考价值?在未选科之前,对考察必备知识还是高阶思维品质,又该如何抉择?石老师依次耐心对各位老师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解答。解答耐心细致,交流气氛活跃,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实践、思考、问题、探索,成为了这次会议的主旋律。

 会议结束后,余海燕用“深度”、“高度”、“精度”、“温度”四个关键词,对石老师的讲座进行总结并表示感谢,提出参会教师们应当结合本次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感落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参会教师也纷纷表示石老师的讲座理例结合,见解深刻,直击一线教师的实践困惑,获益匪浅。

 道阻且长,心向远方。在半天的讲座中,政治组全体教师化身虚心求教的“学生”,认真聆听专家报告,积极提问互动,沉心静气,上下求索。相信合肥九中政治组必将笃行不怠,行稳致远,帮助九中学子特别是高三学子在高考中绽放最绚丽的青春,摘取最夺目的荣光!

(撰稿:方敏  一审:余海燕  二审:高淋  三审:张永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