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九中上下一心奋勇争先谋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老高考和新高考相衔接的一届、也是合肥九中新老校区承前启后的一届高三,2023届高三的工作寄托着学校的厚望和全体九中师生的希望!为在“双新”实施背景下更好的帮助2023届高三教师把握2023年高考的命题趋势特点及科学确定复习备考策略,提升高三课堂教学效率,11月28日下午,学校特别邀请山东省青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副院长、高中生物教研员王爱义老师为合肥九中以高三生物教师为主的生物老师们开展了题为《新高考生物学试卷命题解读》的专题讲座,合肥九中生物学学科组全体教师参会学习。
王老师从新高考的制度与政策环境出发,说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制定命题标准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内容是“一核、四层、四翼”,它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即情境,解决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接着,他从新高考的变化、新高考生物学试卷命题特点和2023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备考建议三个方面展开了讲座。
首先,王老师指出新高考7个方面的变化,包括高考命题依据、考试理念、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试卷结构和题型、试卷考查形式和试题难度的变化,重点解读了新高考考试内容的变化,即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必备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关键能力为重点。
接着,他以近几年多省份的高考题为载体,阐述了新高考题型的变化,揭示了新高考试题中渗透育人核心价值、情境设计、重点考查关键能力、难度增加难点分散、阅读量信息量增加、应用性创新性增强等突出特点。
最后,王老师分析了全国乙卷生物学命题趋势,包括稳中求进、加强情境设计、增大信息量、高频考点稳定、突出关键能力考查、难度增加等。他强调,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都对教师教学提出了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避免与高考脱节,新高考考的是素养、是解决问题,是思维、是动态的、是生活,而不仅仅是知识、解答、答案、静态、书本。
基于对新高考试题的深入研究,王老师给予了2023高考复习备考建议:研读课标、评价体系,研做高考题;调整学习内容重心,由知识向知识、能力、素养转化;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如设计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重视情境载体的创设、重视过程和思维方法的训练、体现学生主体等;增加高质量训练频次;处理好巩固基础与能力训练关系;挖掘使用好教材;加强实验教学;指导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强化集体教研。他还展示具体的高三课堂教学设计实例,为一线教师的复习备考提供了方向。
为了有效的解决老师们在研究高考、研究试题、研究复习策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听取专家的指导意见,本次培训的最后还设置了研讨的互动环节。合肥九中生物组老师积极提问,就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王老师进行了交流。如,如何权衡必备知识学习和关键能力培养的时间分配?面对新高考,教师该如何选择适于课堂教学及命题的情境?对于我们的考生,哪些省份的高考题具有参考价值?课时紧张与转向探究性课堂教学方式的矛盾该如何解决?王老师依次耐心地解答了各位老师的问题,明确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不冲突,而应该是统一的,在探究中学知识,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对于情境的选择,可以参考教材、教参、高考题中的情境,当然这需要教师去整合运用,关注情境与知识的关联度与深度;全国卷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如简单情境中考思维、考方法,这提醒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思维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下午五点,由于时间关系,历时三个小时后本次培训在老师们和专家意犹未尽的不舍中落下帷幕。此次讲座理论与实践兼备,为我们的复习工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抓手,可谓“干货满满”。生物组老师在讲座后积极参与互动、认真倾听、深入思考,收获颇丰。
鹰隼试翼,方向第一。相信有学校的科学领导、规划和支持,有专家们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助力,有全体高三老师的奉献和努力,在面对2023年的高考时,合肥九中2023届的高三学子们必能从容应对、顺风扬帆、逆流而上,取得辉煌的成绩,为母校争光,为自己无悔的青春添彩!
(撰稿:李小会 一审:刘玉谭 二审:姚昌丰 三审:张永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