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万物复苏。云栖心理社于4月3日在养正楼学生成长中心举办了一场以“春天”为主题的表达性艺术体验活动。本次社团活动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程红利组织,31位云栖心理社成员共同参加,旨在使社员感受到表达性艺术疗法在情感表达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了解接触自然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学研究依据以及通过黏土创作表达和释放情绪。
程红利先向社员们介绍了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概念,理论,发展和应用。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一种以艺术为基础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方法,涵盖绘画、舞蹈、音乐、心理剧、心灵卡牌、沙盘、文学作品、陶艺、制作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艺术创作可以作为沟通和非言语表达的手段,帮助个体探索内在感受,处理情绪困扰,促进自我认知和个人成长。
接着,为鼓励学生在春季积极走出户外,深入体验春日的美好,程红利引用众多文献介绍接触自然的好处。在生理层面,能够降低心率、血压,增加人们在各种压力下的适应力,促进身体放松;在心理健康及情绪方面,可以促进个体拥有更加积极的身体形象感知,提升自尊,增加主观幸福感及改善情绪;认知方面,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刺激大脑活动,复原注意力资源和提升记忆力;此外,接触自然还可以增强社会联系,比如可以增加对他人的关注,促进集体参与,从而增强亲社会性和改善人际交往行为。
在有了相关的知识背景后,社员使用黏土这一材料,创作出代表春天的作品。黏土的柔软和可塑性,使得社员能够在塑造过程中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创意。春天的主题不仅激发了大家对新生和希望的联想,也让大家在创作中体验到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韵律,在艺术的沉浸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
学生作品如图:
春天是大自然的盛宴,是生命的庆典,她邀请每一个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所以,不要犹豫,让我们共同沉浸在这春意盎然的美好之中,去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无限生机和希望吧!
稿件来源:政教处
图片:程红利
撰稿人、一审:程红利
二审:马亚亮
三审:范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