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我校高三学子备考压力,稳定考后心态,2022年3月9日,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徐梦琨于校园广播台以视频直播形式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重塑身心,砥砺前行”的讲座。
讲座的第一个部分“身心唤醒”,由“雨中变奏曲”、“大风小风吹”等一连串有趣的小游戏开启。伴随着老师的指令,同学们一会摩擦手掌,一会拍打大腿,一会站立起身,教室里顿时笑声一片,充满活力。借助愉悦放松的游戏,同学们得以从枯燥疲惫的状态中脱出,讲座进入第二个重要部分——“退散焦虑”。
紧张的二轮复习刚刚开始,在此备考阶段,不少高三学子会觉得紧张焦虑、疲惫不堪,甚至陷入自我怀疑当中。徐梦琨罗列了备考后期“学习高原期”、“考试焦虑”、“学不进去”、“失眠”、“人际敏感”等五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引导大家将这些心理现象视为“信号”而非“判决书”,既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吓唬自己。第一,要正常地看待自身状态,不要草木皆兵;第二,要冷静地分析自身,不要被心中不合理的信念所掌控;第三,要学会抱持自身的情绪,关照自己。
徐梦琨通过“小鸭投篮”漫画,帮助大家领悟“如果目的性太强,只想着结果,往往更容易在过程中出错”这个道理,又通过“雨中人”的冥想与绘画,帮助同学们看清自身状态,发现身边的支持资源。同学们沉浸在思考中,过程中频频点头,用心记录下收获与感悟,心中已然多了几分力量。
讲座第三个部分是“秘籍传授”。针对以上心理现象,徐梦琨给同学们传授了四个“秘籍”。第一,合理的认知。比如有同学会赋予高考无与伦比的重大意义,认为高考考不好就完蛋了,人生就没有了意义,其实换个角度想,人生还很漫长,高考又怎么会等于全部的人生呢?第二,积极的心理暗示。不断重复简单、正面、肯定的想法。如果总是在纠结某一科目成绩不好,不如看看自己优异的那一科。第三,呼吸放松法,吸气持续5秒,屏住呼吸5秒,呼气持续5秒,每天练习2次,每次持续3—5分钟。第四,驱散臆想、夸大的恐惧。比如把高考拟人化成可爱的动物,便会从一想到就想逃离变成一想到就想拥抱。
“成绩出来后,最理想的结果是什么?是因为你做了什么?”带着对未来的畅想,讲座进入最后一个部分“充电赋能”环节。此环节徐梦琨借助“畅想十年后的自己”冥想活动,引导同学们与未来对话。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同学们深度沉浸,想象着未来自己最期待的样子。当大家睁开眼睛,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向往的神色,也更加笃定越是美好的梦想,越需要汗水的浇灌。当意识到当下的所有付出都可以兑换成理想未来的入场券时,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斗志与能量。
“高考虽然苦,虽然累,但它又真的是一段美好的旅程,不可复制,不可替代。或许多年以后,我们会忘记知识,模糊同窗的脸,但记忆深处,一定有自己努力的样子。每一次深夜,每一个笑容与哭泣,那是最纯粹、最美的自己。”当屏幕上缓缓升起这行字,热闹的教室里慢慢安静了。讲座最后,徐梦琨祝愿大家扬帆起航,青春不悔,做自己的英雄。我们也相信,在学校精心地呵护培育下,合肥九中2022届高三学子定会搏出精彩,创造新的辉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