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课标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实效,2025年5月8日,合肥九中英语组在新站校区开展了以“课例研讨示范以研促教,AI讲座赋能词汇教学,三年级组总结擘画新篇”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包含课例展示、评课研讨、微讲座及学期工作总结与规划四大环节,全体英语教师参与研讨。
优质课展示:立足单元整体,示范引领教学
为精准把握教学方向,英语组学科主任王礼莉老师以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一 Unit 1 Lesson 1 “Teachers” 为例,展示了一节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优质课,直观呈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课堂范例。
课堂伊始,王礼莉老师就用电影“Dead Poets Society”的片段导入了本次课程,契合了本篇课文关于师生之间联系的主题,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王老师层层深入,进行细致的文本解构,在讲解过程中自然地引入“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when we have forgotten all we have been taught”等名人名言,既契合文章主题又以优质的输入促进学生优质输出。此外,她还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良好美德为基础,促进学生理解本篇文章主题,在注重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文化情怀。
多维评课:精准把脉,共研共进
在课后评课环节,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其中主要有三位骨干教师从不同角度进行专业点评:
郭惠娟老师对于本节课表示了极大的赞许,她评价道本堂课超出了以往对高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期待,重视了与新高考的内容题型的衔接,并且,王老师在课堂结束后对学生的关心叮嘱也流露出了她平时对学生的关爱重视,非常难能可贵,也恰恰展现了本节课教学的“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
随后,张聃老师提出本堂课围绕了单元大主题relationship,立足单元整体,逻辑严密,体现了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达成,是青年教师们学习的榜样。
最后,张黎老师认为本堂课内容丰富,各个环节层层深入,活动设计出彩,各部分间衔接流畅自然,展示出王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使听课老师们收获颇丰。
微讲座:技术赋能,词汇教学新探索
在评课环节结束后,为实现教育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发挥人工智能(AI)技术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高三年级方应卓老师作《人工智能驱动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与实践》专题分享。
在本次微讲座中,方老师介绍了传统教学带有的局限性,如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精准评估等,因此,要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探索AI赋能的个性化教学路径。本次讲座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各位老师介绍了AI在分层练习设计、虚拟情景交际、精准评估与反馈等方面的作用,具体操作可概括为课前备课用AI分析文本找出重点单词并输出成文本,第二次上课利用该文本针对性检验。在场老师表示收获满满,对日常教学有着参考指导作用。
总结展望:锚定目标,砥砺前行
三位教研组长分别汇报各年级工作重点:
英语组学科主任兼高一英语教研组长王礼莉老师总结了高一英语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和重点,围绕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随后回顾了二到四月的工作重点,重点介绍了视导专家对于高一英语组的肯定和建议以及期中考试优势题型和薄弱题型的后续教学计划,为高一英语组五到六月的教学工作安排理清了思路。
高二英语教研组长张聃老师总结本学期高二年级集体备课和教学工作的完成情况。本学期高二年级集体备课有序开展,本着教学无止境,教研促成长的态度,高二年级全体英语教师认真对待集体备课,同思共研,促进教学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此外,高二年级教学工作方面也顺利进行,高质量完成了专家视导,并在期中考试中获得了良好成绩。就后续工作规划方面,她提出高二年级将更加注重大单元教学,加强一轮复习窒息体系构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加强青蓝工程的建设。
高三英语教研组长张黎老师表示,高三英语组将继续精准施策促提升,凝心聚力备高考。在总结本学期高三英语组的工作时,她提到本学期的主要亮点有教师素养突出,团队精神可嘉,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张老师围绕四个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分别是二轮复习需加强规划、教学内容整合需科学化、语法教学需情境化以及课堂互动需优化。在后续行动计划方面,她强调应深化新课标学习、落实集体备课并加强高考研究。
最后,英语组学科主任王礼莉老师总结指出,本次集体备课实现了经验共享与信息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科组内沟通,后续将继续落实学科组集体备课的时效性创造性氛围,构建更高效的英语教学生态。
稿件来源:英语学科组
撰稿人:祝可儿
一审:王礼莉
二审:张传菊
三审:范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