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教研正酣。7月7日下午,合肥九中校园内思想碰撞如夏花绚烂,各学科组紧扣“深耕核心素养,赋能未来教学”主题,同步开启暑期校本培训。通过无生课堂的实践演绎、原创试题的深度研磨、高考真题的精准解码及专家智慧的高位引领,为基础学科在新时代的育人实践注入源头活水。
语文组:信息赋能融课堂 守正创新育文心
语文组以“信息时代的语文育人”为轴,构建多维教研场景:赵阿微老师的“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无生上课,将新媒体等元素融入文本解读,让信息素养与语文能力协同生长;王雪莹老师的命题分享,拆解情境化设题如何承载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的目标;许可老师的高考分析,从“命题特点—考查重点—教学呼应”形成闭环。合肥市语文教研员刘劲凤主任的点评,强调语文教学既要扎根文本土壤,又要拥抱时代新风,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在信息赋能中实现更高维度的统一。
数学组:三阶课堂显匠心 思维铸魂育素养
数学组构建三阶教研体系,凸显思维育人核心:杨大武老师的《直线与平面垂直》,以生活实例导入、动画演示突破、定理推导深化教学路径,让抽象几何知识具象化;徐宇辰老师的原创试题,融入思政元素与 AI 技术,通过 python 软件模拟等创新形式,拓展数学思维的应用边界;王锐老师的高考分析,溯源每道真题与教材的关联,提出减量增质重思维的备考策略。合肥市数学教研员沐方华主任的点评,强调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既见树木,更见森林,为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筑牢根基。
英语组:素养导向构课堂 语用深耕促提升
英语组以“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显性化实践”为核心,展开多维探索:姚远老师的原创试题,紧扣语篇层面的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的渗透,从主题意义、语篇结构、思维品质三层设计;宋丽雯老师的高考分析,精准捕捉听力同义转述、多模态文本等新趋势;祝可儿老师的无生上课,实现“输入—内化—运用”的能力进阶。合肥市英语教研员丹阳主任的指导,既肯定素养导向的教学转型,又提出原创试题需经实践验证难度、课堂互动要预设分层策略等建议,让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具实操性。
此次分学科教研,既是对传统教学的守正,更是对素养培育时代命题的创新应答。从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到数理逻辑的抽象性与应用性平衡,再到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性与思辨性融合,三大学科组以教研为媒,在“夯实基础—发展思维—培育素养”的进阶中,为合肥九中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攀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彰显了学校在核心学科育人领域的深谋远虑与实践担当。
稿件来源:教研室
图片:徐珺、各学科组
撰稿人:张传菊、各学科组
一审:张传菊
二审:何羚杰
三审:范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