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551-62809808 校长信箱:hfjzxfjb@163.com
登录 校内资源 九中官方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育科研

2025秋季学期集体备课第一次大学科组活动之生物学科

发布时间:2025-10-25 08:52 来源:教研室 作者:甘嘉蓓 浏览:
【字体大小:

聚焦复习课提质与阅读赋能:

合肥九中生物组活动深耕教学双维度

 

20251014日上午,合肥市第九中学生物组在立德楼一楼阶梯教室开展学科组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评课研讨与微讲座分享,为生物学科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活力,全体生物教师参与活动。

IMG_256

ede6392353551f119632a382bf5ede9c

活动首环节,赵迎迎老师呈现《细胞增殖》一轮复习课。本节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知识复习与素养培育紧密结合:聚焦宏观概念建构、科学探究中的模型思维及社会责任中的健康意识,实现教学目标与思政素养的落地呼应。课堂以社会性科学议题切入,迅速唤醒学生前知,从细胞周期认识、意义理解,到数学模型构建与迁移应用,环节层层递进,契合学生认知规律。课中,“构建物质数量变化数学模型”活动推动学生思维从具象到抽象跃迁,合作分析有丝分裂结构变化的设计深化思维深度;问题串梯度清晰,PPT动态呈现与板书梳理相辅相成,有效激活学生高阶思维,展现了新课标下复习课“知识热加工”的优质样态。

IMG_256IMG_256

IMG_256

随后,程慧、张淑丹、方学珍三位老师分别对本节课进行评课。程慧老师肯定课程优势:教学目标清晰,思政素养落地自然,情境真实且逻辑严谨,高阶思维活动设计与媒体运用得当;同时提出改进建议,如增加快速抢答、小组协作绘图等互动形式提升学生参与度,增设开放性问题深化思维,优化课堂结尾总结反馈机制以强化知识内化。张淑丹老师则评价本节课教学设计精准、实施高效,聚焦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核心难点,知识容量适中、层次分明,教学策略环环相扣,视频资源运用直观高效,教师专业素养突出,学生能正确使用学科术语并独立绘制物质变化曲线;同时指出合作学习环节不足与评价覆盖面有限的问题,为课程优化提供具体方向。方学珍老师评价本节课赵迎迎语言表达清晰,注重案例融入,探究任务指导明确,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是一堂很好的示范课。

组内全体教师则通过课堂观察与诊断双线记录表、学生学习状态观察表和议课相关观察记录表进行课堂评价。

IMG_256

评课结束后,汪苏南老师带来“与万物同行,在阅读中感受生命的温度——生物老师的温情书单”微讲座。她以生物教学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提出 “用阅读为专业教学注入人文温度” 的理念,推荐《冬牧场》《额尔古纳河右岸》《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等书籍,并结合生物学科特点解析阅读价值:《冬牧场》可将生态学知识转化为戈壁草原的生存智慧,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额尔古纳河右岸》从鄂温克族文化史诗中挖掘生物多样性的文化意义,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则能引发学生对科学伦理的思考,契合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需求。此外,汪老师还分享了阅读与教学结合的实践方向,如将书籍内容转化为生物与环境等课程的教学情境,或作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主题素材,为生物教师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资源提供了切实参考。

8797f3dbf117836e91e2cb83104343c4

最后,范玮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高度认可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指出赵迎迎老师的复习课为 “核心素养导向的复习课设计” 提供了范例,程慧、张淑丹两位老师评课客观深入、兼具肯定与建议,汪苏南老师的微讲座则搭建了“阅读与教学融合”的桥梁;同时强调,生物学科教学需持续平衡知识传授与素养培育、传统复习与创新设计,鼓励教师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将评课建议与阅读资源融入后续教学,推动生物学科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本次活动以课堂实践为基础、以评课研讨为支撑、以阅读分享为拓展,既聚焦复习课的优化路径,又探索阅读赋能教学的新方式,为合肥九中生物组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学习平台,对深化生物学科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稿件来源:生物组

撰稿人:甘嘉蓓

一审:汪勇

二审:张传菊

三审:范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