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科组教师交流合作,营造浓厚教研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智慧教学变革,10月16日上午,合肥九中政治学科组在新站校区开展学科组大教研活动。叶倩老师主持开展此次活动,全体政治组老师到会,合肥工业学校金晓春老师参会。活动通过课堂展示与点评、微讲座与理论学习,展现了政治组教师们的教学热情与专业素养,更彰显了政治组教师们朋辈互助的合作精神。
课堂展示:聚焦实践,呈现真实教学样态
高一年级周心怡老师讲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解码‘中国梦’:从历史深处走来,向复兴未来探去”为主议题,下设两个子议题,“解梦”与“圆梦”,由中国梦的缘起与意义到奋斗之路如何走,展示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真实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周老师通过议学情景“约旦商人穆罕奈德的义乌梦”与“云南独龙族脱贫攻坚点亮中国梦”的设置,议学任务的发布,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梦的特点与要求,培养学生的思辨与分析问题能力。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学内容详略得当,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增进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认同,落实核心素养。
课堂点评:精准剖析,共研教学优化方向
李金燕老师提炼亮点,点评周老师的课有三个巧妙之处。其一、导入之妙,由学生个人梦导入中国梦,将学生从课堂外拉回课堂内,提升学生的兴趣与课堂参与度;其二、语言之妙,教学语言富有节奏感与感染力,语言风格贴近学生生活与认知规律,课堂幽默风趣;其三、结构之妙,完整的教学结构,设置议学情景、议学任务与议学小结,情境中分析,任务中思考,小结中升华,课堂循循渐进,知识落地生根。
高思琴老师首先对周老师的选题与真实课堂高度赞扬,增赞其勇气与能力。其次,对于课堂可提升之处,高老师也提出一些建议。在课堂环节设计中注意学生活动的多样化、知识点的重新架构与课堂情境的有效串联,避免活动的单一化与情境的孤立化。最后,高老师对于组内青年教师的发展也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组内青年教师增强主动学习意识,积极参与市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微讲座:靶向赋能,分享实用教学策略
金荣君老师开展读书分享《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做?》微讲座。金老师首先从课标要求、政策导向与书籍内容角度阐述此书的学习价值。在具体的讲座过程中,金老师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进行详细的论述,干货满满,受益匪浅。最后,金老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也引发在座各位老师关于教育、关于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深深思考。
尤子吟老师带来《数据驱动,精准教学:智慧课堂赋能高中政治试卷讲评的三环进阶》经验分享微讲座。尤老师从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方面介绍智慧课堂赋能高中政治试卷讲评,从课前数据驱动的精准诊断,到课中师生协作的探究化学习,到课后学生个性化的巩固与延伸。尤老师的微讲座让在座老师感受到了智慧课堂给试卷讲评带来的便捷,并表示在以后的试卷讲评多加应用。
理念学习:观念更新,建设高质教育课程
叶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教育强国背景下基础教育高质量课程建设的十八条建议》。叶老师指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5年)》要求落实健康教育首位观念、实施劳动习惯养成等,基于此,文章作者提出了十八条建议。这十八条建议对在座各位老师的教育理念更新与教学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它们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能够有效激发老师们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教学方法的热情。
本次合肥九中政治学科组大教研活动通过课堂实践、专业点评、策略分享和理论学习四大环节,全面展现了政治教师在思政教育创新中的探索与努力。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交流研讨的平台,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共享与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强化了教师对跨学科融合、智慧教学及高质量课程建设的认识,为后续思政课堂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政治组将继续秉持“凝心聚力研思政,守正创新育新人”的理念,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走深走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张媛媛
一审:余海燕
二审:张传菊
三审:范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